步骤
一部美食魔幻大片《舌尖上的中国》让亿万观众看得如痴如醉,与此同时也把吃货们的胃口吊的足足的,其中第二集中制作黄馍馍的绥德汉子老黄也因此被大家观众所熟悉。黄馍馍是陕北人最常见的主食,是用糜子面做的馒头。8000多年前黄河流域就开始种的糜子,曾是陕北人的家常主食。炒过的糜子会散放着孜然的清香,实诚耐饿,透着陕北人质朴的性格。
上周在魔都的西贝西北菜有幸见到黄老汉夫妇,向其学习地道上的舌尖美味黄馍馍的做法,对于一个吃货来说激动不已。制作黄馍馍的原料主要是黄米。黄米有糯性与非糯性的区别。糯性俗称黍子,也叫软黄米。非糯性成糜子,也称软黄米。黄米生产地为中国西北地区。高寒高旱的黄土高原,只有传统的土种品种才能够适应。世代以来,高原上的五谷杂粮都是人种天养,产量低、品质高。怪不得老老汉说“材料好,馍馍才好吃”和师父学完总要总要交代个作业证明出师了嘛!so,今天就分享一下,小熊的出师作品【陕北黄馍馍】。
黄老汉传授的独家秘籍:
1.糜子面与黍子面的比例是10:2,这是黄老汉做黄馍馍的秘诀之一。
2.和面的时候加入少许糖可以增加风味,会更甜些。
3.剂子与馅料的比例是3:2,60克剂子:40馅料。
4.蒸制也有讲究,20分钟,10分钟大火,5分钟中火,5分钟小火。
更多内容请关注小熊的微博
做了陕北的黄馍馍,歌曲自然也要应景一下下啦!吃着亲手做的黄馍馍听听王二妮的的陕北民歌《爱陕北》还真别有一番滋味。
食材:
糜子面
黍子面
面粉(选用)
红枣
红豆
酵头(没有选用酵母)
酵母
碱面与小苏打
白砂糖
做法:
1.找一个大的容器,将糜子面与黍子面混合均匀,(在家制作的时候黄老汉建议按照配方比例加入250克面粉,因为糜子面与黍子面比较松散,加入少许面粉更适合都市人口感)加入35温水和面,放入酵母,和至不软不硬即可,放在35度温度下发酵6-8小时候,体积约为发酵前2倍,然后往面团里加入一小捏面碱和一小捏小苏达,然后面团揉均匀静置20分钟。(冬季的时候将放在锅中稍微炒一下)
2.将红豆洗净加水泡发,红枣洗净入蒸锅蒸熟后去核。将泡发的红豆与去核蒸熟的红枣倒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至豆子出沙(约30-40分钟)根据个人口味寻则是否加入白砂糖,若加入白砂糖则搅拌均匀转小火继续煮5分钟,然后去汁碾碎拌匀后晾凉备用。
3.将活好的面揪成60克一个的剂子,在其中包入40克的馅料,团成圆形上笼屉大火蒸20分钟即可,出锅晾凉即可使用。
--------------------------------------------------------------------------------------------------
更多好吃好做的小熊私房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