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八零后,我们曾经在初中课本里读过这么一篇课文《榆钱饭》“小时候,年年青黄不接春三月,榆钱儿就是穷苦人的救命粮。杨芽儿和柳叶儿也能吃,可是没有榆钱儿好吃,也当不了饭。”作为南方人,那会儿对于榆钱的全部想像仅限于这篇课文。“九成榆钱儿搅合一成玉米面,上屉锅里蒸,水一开花就算熟,只填一灶柴火就够火候儿。然后,盛进碗里,把切碎的碧绿白嫩的春葱,泡上隔年的老腌汤,拌在榆钱饭里;吃着很顺口,也能哄饱肚皮。”当时的作者吃榆钱儿是为了填饱肚子,但他在文章里的描述生动形象,学课文的时候,勾起了我的阵阵馋意。1998年上的初中,至今2017年,才是我第一回吃上榆钱儿,虽说在北方生活了六年,但这才是我第一次知道榆钱儿是什么样的一种味道。

食材
步骤
-
1.
榆钱清理掉叶子,一片片揪下来。清水里冲洗干净
-
2.
捞出滤水。保持表面湿润即可。
-
3.
准备好小米面(或者面粉或者玉米面),加适量盐。
-
4.
小米面拌入榆钱。用手抓匀,让每一片榆钱都裹上面
-
5.
蒸锅水烧开。榆钱倒入笼屉,蒸10分钟左右。
-
6.
蒜瓣拍破剁碎。
-
7.
根据口味调入醋,生抽,香油,辣油。拌入蒸好的榆钱饭里,趁热吃,最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