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梅里的最后一天,归途。
由下雨崩出发,沿雨崩河向下游,最后绕出群山,到达尼农村,结束所有徒步行程。
清晨天气延续了前一天的晴好,一次行程能够看到两次日照金山,无比感恩。
昨天,上雨崩的布炯松吉吾学峰,今天,下雨崩的缅茨姆和吉娃仁安峰。
太阳出现之前一切都寂寞安详。
金顶初现。
层层晕染。
蔓延。
摊开于两峰之上。
只消十分钟,雪山提亮,日照金山结束。
常常觉得,面对大自然,用尽心中词汇也无法形容出美之万一,心之万一。
所幸它就在哪儿,对每个生命都公平。
辞藻无力,只说一句:有生之年,一定要看一次日照金山。
收拾行装,收拾离愁别绪,跟雪山下的村子说再见,谢谢你这么美的来送我。
藏庙的喇嘛已经起身做早课。
梅里雪山内转的最后20公里碎石飞尘山路。
第一程并没有紧挨雨崩河,山路飞沙走石。
裤腿从膝盖往下全盖着一层灰土。
秋天高海拔的植被,颜色一天染一层。
小道拐进原始森林,太阳也不那么晒了。
这样的马道也就能走人和骡子。不过和后面的路比起来,也实在不算什么。
走到雨崩河边的时候,约2小时,第一程结束。
峡谷夹角的小村子露出一角,便是构图极好的一幅世外桃源。
徒步的队伍大多会在这里休整,集中队友,反复叮嘱安全,不允许掉队,足见后面路程之艰险。
我们也在这里的驿站休息一会儿,补充能量。
驿站的小狗围着我转圈圈,清澈的小眼神儿让人无招架之力,小尾巴螺旋桨似的的晃,毛发乱飞。
千山万水从家里背来的内蒙牛肉干不舍得吃,倒给它吃了不少。
——不知道它现在怎么样,还记不记得我。愿安好。
第二程,路愈加窄而险,沿河水向下。
雨崩河是梅里雪山融水汇聚而来,因落差大而水流湍急,峡谷中回旋震荡,声响大如雷。
河水冷冽泛着蓝光,飞流直下,拍山石喷溅起雪花无数。
蓝色飘带蜿蜒泻下,不时有水雾扑面。
汤汤的水流,耳畔回声呼啸,吞吐万物。
脚边就是水崖,一边被河水震慑,一边小心翼翼的走在石尖。
脚下的路,与河床的石头一样,巨大难行。
多半摄影师拍摄水流或瀑布的时候,都喜欢选择长曝光,就会有丝状连贯的画面效果。
我有时候也会用——但是雨崩河的水,虽不壮阔却急切有力。
于是大部分的照片还是用了瞬间定格,让雨崩河的肌理起伏恰到好处。
唯送上这一张长曝光水流照片就好。
长长窄窄的雨崩河,总也没有尽头。
雨崩河地势越来越低,渐渐看不到的时候,到达驿站。
这段路虽说也有两三个小时,但是因为一路眼睛充实,脚下也并不觉得辛苦。
最后一段路开始向上,转往山腰处。需要转出一座山,才能到达终点尼农村。
此时天地已换,雨崩河与澜沧江交汇处,山体干燥,植被稀少,与前路判若两个世界。
此行最危险就在这里,一边靠山,另一边是尼农峡谷的悬崖峭壁。
当地人告诉我们这里时常有高山坠石,少拍照,少交流,不喧哗。
每个人都不敢说话,也不敢随意停留,只想快快走完这细如麻绳的山道。
看到图片左侧的运水槽了吗?这条水槽从雨崩河引出,一直跟随山道流向尼农村。
尼农村靠近澜沧江,而澜沧江的这一段因为地质特殊,风化严重,顶多有些薄的灌木覆盖。
风雨卷沙石落入江中,江水常年浑浊不堪,很难供给日常饮用。
有了运水槽,尼农村的用水便有了更清澈的来源,这是人们进出雪山开辟山道的智慧。
——所以大家千万别往里面扔垃圾什么的哈~
我们快而小心的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悬崖小道上走着,鞋底碾起的石块不时坠下山谷,霎时被水声吞没。
偷偷往悬崖下看一眼,也是心惊肉跳。
绕出尼农峡谷,又是两个小时,看到澜沧江的一刻,是否恍如隔世。
远远看见尼农村,心才落定。
跟碎石一起滚下山,4天梅里雪山徒步内转结束。
很幸运的,那天我们从神瀑返回下雨崩的途中遇到了把我们送到西当的藏族司机,
他正和自己的老婆要去神瀑朝拜,当地的藏民常年在高海拔的地方生活,速度和体力不可同日而语。
他们去神瀑,经常是下午出发,天黑前就能回到自己的村子。
而我们是要一早出发,来回走上一天,到下午四五点才能回来。
因为偶遇他,徒步结束由尼农返回飞来寺,又坐了他的车。
坐在副驾驶的他的老婆,一路拨着佛珠念着经,即便是凹凸飘摇的山路,也令我们觉得安心。
终于回到飞来寺,再次入住觉色滇乡青旅。
——两双载满风尘的鞋子。
在“守望6740”吃晚饭的时候,目光一直无法从卡瓦格博移开。
夜幕渐沉,头戴一缕青烟,只剩轮廓的卡瓦格博,看起来又美又伤。
入夜后的觉色滇乡青旅。
在阁楼翻看整理这几日的照片,心里同样又美又伤。
第二天一早,横云弥漫。再看一眼梅里。
最终,卡瓦格博还是从厚重的云层中微微露出山顶为我送行,这机缘我会好好收着。
感恩你,感恩一切。
10个小时漫漫出山路。
虽然只有几天,山色已和来时不同。
经过香格里拉,遥望松赞林寺。小布达拉宫,有机会再来看你。
傍晚,又见拉市海。
立刻无缝衔接丽江模式。住天雨晴光客栈,如愿编了小脏辫,寻找到隐藏在忠义市场的永霞小吃。
关于此行的吃,还是另外开博~
下午的飞机回家,最后一个丽江的清晨。
怅然催促我早早起来,看看晨光里的大研古镇。
11点钟的丽江还没睡醒,街道安静的不可思议。
临回家时看到清爽的玉龙雪山。
唯有忠义市场充满鲜活的气息。当地人的一天早已开始。
吃上一锅正宗的砂锅饵丝,就要说再见了。
离别与坦然交织的情绪会伴随每一次旅行的开端和结尾,每一次,不增不减。
从城市喧嚣义无反顾的抽离,再义无反顾的跌入,两者之间的过程,就是旅行。
我不能永远生活在城市,因为害怕丢了自己。
我不能永远生活在别处,因为害怕只有自己。
生存时读万卷书,自由时行万里路。
顺流而归(完)
——梅里朝圣之路(完)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