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去梅里雪山,途经雨崩内转,是老虫多年的心愿。
作为我,当然乐意陪同。
与其说是陪同,不如说是我更加期待去梅里雪山朝圣。
徒步多年,不去高海拔的地方拉练一番,总是说不过去的。
加上年岁渐长,转山这种事,还是越早越好。
未来转山的机会只怕是更少了。
时值十月中秋时分,但山中还是有遭遇极端天气的可能,准备轻而保暖的羽绒服很有必要。
至于其它物品,务必轻装,高海拔空气稀薄的时候,举步维艰,每一件物品都会成倍的加重身体负担。
想背着帐篷睡袋在山里宿营的朋友,还请尽量不要尝试。
梅里雪山内转是比较成熟的徒步路线了,每天走够固定的距离就会有村庄住宿。
幻想露营看星星的美好,还要看值不值得耗费超支的体力把营帐带到雪山脚下。
说走就走。两个人各自打好背包,计划好线路,两张飞往丽江的机票。
丽江是我们梅里朝圣之路的前奏,短暂停留便要转战德钦,虽不是目的地,却给行程定了壮秀的大色调。
到达丽江已是深夜,从机场到丽江大约半小时车程,需要提前联系好接机的师傅。
联系预定的客栈就可以找到司机,很多。收费白天80,晚间11点后100。
石板路乌黑油润,泛着凉意,月光投射出两人深深浅浅的影子。
达到客栈的时候,连习惯晚睡的大研古镇也已经进入梦乡。
古镇三步两步,民宿遍地都是,如果是淡季出行,根本不用担心没有住处。
淡季正常标准间价位百元左右搞得定。
没有睡意也不想宵夜,洗漱躺下看会儿大研古镇的手绘地图,强迫自己休息了。
客栈老板说,到丽江讲究睡到自然醒,无奈年纪大觉少,早早便醒来。
丽江的早晨,从屋檐下叮咚的风铃声,从净透的空气,从离头顶很近的阳光开始。
我们居住的彩虹客栈。
客栈门前安逸的小景儿。
上午决定去拉市海,湖虽美,但是旅游管理一片混乱。
拉市海周围划分数十个片区,每个片区都被私人承包,各自建立入口和马场。
项目打包,价位虚高,强制消费也是普遍存在的。
靠谱的客栈老板会介绍价格合理的一日游或团游,有时人数偏多,游玩的时间段受限。
遇到不靠谱的,联合旅行社做一锤子买卖,坑人也是没商量。
独自出行的话如果乘坐私人包车,更是要擦亮眼睛。
大多数这样的包车司机都是与景区有某种协议,虚高的门票里,司机也有抽成。
苦的都是消费者,目前拉市海就是这样的情况,不去又有些遗憾。
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既然去了,就好好在美景里,忘了不愉快吧。
我和老虫选择的是包车,挨个儿问下来,找个了个看起来憨厚的纳西族小伙子。
我们只选了乘船游拉市海一项,其它项目坚决放弃,每人收费160。
这个价格的确太高,但是我们看重的是清晨泛舟的自由时间以及乘船一行只有我们两人。
看海子一定要选择晴天的清晨或傍晚,这是它一天最美的两个时间。
如果你无所谓时间,也无所谓与他人一同乘船,选择可信赖的一日游或团游会很划算很多。
拉市海被群山和数不清的格桑花环抱着。
见到拉市海,心也就静了。再纠结的情绪都可以被原谅。
湖面浮藻连天。
天空之镜。
那天看海的背影。
浮萍生机勃勃。鱼虾自然不会少。
水清却不见底,布满水草。
为我们撑船的是位彝族老伯,颇能自娱自乐,随身带着播放器,各种悠扬却听不懂的民歌。
他会跟着哼唱,仿佛我们都不存在。
有时候我们会问问他歌里唱的是什么,他也热情的回应。
大多数时候,我们只是看远山近水,听着桨声伴歌。
周围安静极了,只是自语一句,也会以平时十倍的音量钻进耳朵,这让我连说话都想要小心翼翼。
彝族老伯并没有把为我们撑船当成工作,他一边划,一边用船桨检查他的渔网。
也因为这样,他会带我们划去很深的地方,摆荡的时间也随他的心情,算是对我们额外的褒奖。
碧波万顷打鱼人。
拉市海水面上布满水海棠,就是这种白色花瓣,黄色花蕊,看上去极纤薄极孱弱的花。
它的另一个名字叫“水性杨花”,可惜了这清清白白的模样儿。
老伯采一路水海棠,是当地很好的菜肴。
就这样在海子上荡漾,浴着阳光,感觉另一种日子。
浮藻间偶遇鸭群。在这里生活的鸭子,说幸福也不为过。
鸭群守着拉市海吃的好,身下有力,游得也极快。
不时把头埋进水里,不知是在吃浮藻还是浮藻下的小鱼小虾。
远了。
日头越升越高,时间接近晌午。
清晨分层的风景开始渐次连成片,拉市海由多彩转为明亮,是返回的时候了。
拉市海,再见吧。
午饭在丽江新城花马街解决的。
之后会另外上传关于此行美食记录的专辑哈~
午餐过后,出发束河古镇。
丽江城不大,坐公交就可以直达束河古镇,便宜又方便。
对束河的好感来自于一首歌《在束河里》。
“……只想赶快回到束河晒太阳
在那里柿子一山一山的金黄,像灯笼照耀着幸福的光
在那里小河流淌带领小溪潺潺,简简单单说着时光还很漫长
在那里微风吹来雪山纯净清凉,打扫打扫尘埃落下的心房……“
歌中的束河让人无比向往。
初见束河,干净簇新,和我印象中的它有点不同。
喧闹在外,越走向深处越安静舒服,更有古镇的样子。
我这才开始渐渐喜欢上了它。
丹凤含书之地。
东巴文祈福牌。
东巴纸,珍稀的民族手工纸。
行到每一处,机会适合就会寄一张明信片给自己,算是个多年保持的好习惯。
这次顺便在微博和朋友圈里喊了一嗓子,也寄出了一些给陌生或熟悉的朋友。
这也是旅行的一种分享吧。
名信片上的东巴文是“岁月静好”。
深处的束河。我喜欢的束河。
这家店让我和老虫驻足许久,很多值得一观的玩意儿。
刻着东巴文的铃铛。大则声音越浑厚悠长,小则单薄凌厉。
从前走茶马古道的人们将它们挂在驼队牲畜身上,后来被刻上吉祥的东巴文,祈求旅途平顺。
实在喜欢,便挑了两只卖下,它还陪伴和保佑了我们之后的梅里转山。
古镇里骑马穿过的纳西人。
因为喜欢这句话,有了这张照片。
雕花门窗。
束河四方广场。四方听音。
门板上的雕花精细漂亮,几度流连。
如果被拆掉处理了,真的太可惜。
自己找亮点~
大家可认得这是传统纹样的哪一款?似是与孔雀有关。
喝茶。上网。吃东西。晒太阳。看美女。束河式悠闲。
三眼井。一种古镇独特的饮水方式。
泉眼出水,按照地势修建三级水井。
第一级最高,饮用。第二级居中,洗菜。第三级最低,洗衣。
三潭相串,各司其职。
纳西的先民虽然生活在水资源丰富的丽江,依然对自然怀着物尽其用的原生理念。
特别的售楼部,在束河酒吧聚集区。
最后在静谧的巷子里走一走。
在束河淘了点小物件儿,流苏耳坠和叮呤作响的布制手环。
就算出了古镇不会再戴了也想要拥有。
回大研的客栈小憩,古镇晴晴雨雨,看看窗外忽明忽暗的天都是好的。
等待天黑夜游。
夜晚,将是古镇一天最热烈的时候。
准备顺着石板路,登上狮子山看古镇全景。
等待大研之夜的人们。
拾级而上,发现了很多隐匿的客栈。
狮子山上的茶馆是看古镇全景的好去处。
几块钱一位,再点一壶茶就能换得一个更好的观景位置。
大美丽江。
拍够风景,再看古镇夜生活。人们瞬间从四面八方涌来。
大石桥和其它古镇美食也会另开专辑分享~
被一家专门刻东巴文版画的店铺吸引。
让店铺主人,纳西族小伙儿把“知味人生”用东巴文刻在版上,是丽江之行送给自己的礼物。
独一无二的礼物。
这个日后收到d成品。很喜欢~
古镇里的狗狗们也过着闲适的生活,整理照片的时候发现自己拍了不少狗狗的照片。
用它们作为这一篇的结尾吧。
一只猫咪乱入……
丽江前奏结束,接下来要进入主旋律,心中的梅里雪山……
前奏丽江,小行板拉市海(完)。
为了治疗拖延症,我尽量快一些整理后面的内容。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