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输卵管具有极其复杂而精细的生理功能,对拾卵、精子获能、卵子受精、受精卵输送及早期胚胎的生存和发育起着重要作用。输卵管脱垂是指女性输卵管外翻,即输卵管脱出于肛门之外,是子宫切除术后的一种少见并发症,在腹腔与阴道之间存在相通的情况下于子宫切除后最初几个月内发生,称早期脱垂;全子宫切除术后多年发生,称晚期脱垂。
输卵管脱垂最常见的发病因素是感染和血肿,相关因素有阴道残端开放或放置引流管、引流条等。虽然输卵管脱垂多发生于子宫全切术,但也有发生于腹腔镜盆腔骶韧带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罩切除术而未切子宫者,其发生率较低。
1、结核性盆腔炎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内生殖器慢性炎症,又称生殖器结核。主要症状表现为月经失调、下腹坠痛,并且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盗汗、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有时仅有经期发热。
2、结核性盆腔炎会导致不孕症的发生,这是由于输卵管粘膜破坏与粘连,常使管腔阻塞;或由于输卵管周围粘连,有时管腔尚保持部分通畅。但粘膜纤毛被破坏,输卵管僵硬、蠕动受限,丧失其运输功能,也不能受孕,故绝大多数患者为不孕。
3、绝大多数结核性盆腔炎为继发感染,如发现身体有任何异常情况,应该立即前往医院检查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影响治疗效果。
产后盆腔积液实际上就是盆腔存在炎性渗出物,诱发因素是细菌感染等,可发生在盆腔炎附件炎或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积液分为两种,包括生理性盆腔积液和病理性盆腔积液。产后妈妈发现有盆腔积液,其原因主要有:
1、生理性盆腔积液,因为盆腔是腹腔在全身最低的部位,当有渗出液或漏出液时都会引流到盆腔,从而型成盆腔积液,部分正常妇女在月经期或排卵期会有少量血液聚积在盆腔,形成盆腔积液,这样的盆腔积液有时是一件好事,它证明妇女的输卵管是畅通的,输卵管有渗出,如果伞端通畅少量渗出物就会到盆腔,从而形成盆腔积液。
如果输卵管不通畅就造成输卵管积液输卵管积浓]这样的盆腔积液的液体一般较少会逐渐吸收,不必害怕。一般也不用治疗。
2、病理性盆腔积液,在临床上大多数妇女的盆腔积液是由于炎症引起,是盆腔存在炎性渗出物,如果不加以治疗的话,可以慢慢长大。太大了,药物就不容易消除了,需要手术治疗。病理性的妇科盆腔积液多是盆腔炎附件炎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盆腔炎附件炎的原因多与患者不良卫生习惯有关,如经期、产后一月内有性生活,妇科手术后一月内洗盆浴等。
人工流产、引产消毒不严引起的医源性感染,也可引起盆腔积液。如有慢性感染病灶,可能是妇科系统如卵巢、输卵管盆腔内的炎症引起盆腔积液,也可能由结核或者肿瘤引起的,也有少数因宫外孕破裂、黄体破裂、盆腔脓肿、巧克力囊肿、卵巢癌引起。
盆腔积液还有极少数是由结核引起的。
1、宫颈息肉是妇科常见病慢性子宫颈炎的一种临床表征,已婚妇女多见,也常发生于产后妇女身上。它是因为慢性炎症刺激使子宫颈管粘膜组织局部增生,而由于子宫自身有排异的倾向,致使增生的粘膜逐渐自基底部向宫颈外口突出而形成的息肉样改变,故也叫做宫颈内膜息肉。
2、宫颈息肉可以分两种:
(1)子宫颈息肉根部多附着于宫颈外口,或在颈管内。一般体积较小,直径多在1厘米以下,单个或多个,色鲜红、质软、易出血、蒂细长。外观如水滴形成扁圆体。
(2)宫颈息肉发生于宫颈阴道部,这种息肉位置表浅,向表面突出,基底部宽,颜色淡红,质地较韧。
宫颈肥大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由于病原体感染宫颈粘膜引起的炎性改变。引起宫颈肥大的病原体有支原体、衣原体、细菌、病毒,建议你到医院妇科做宫颈分泌物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症治疗。单纯的宫颈肥大不会影响怀孕;但严重的宫颈炎,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输卵管卵巢炎、输卵管粘连、阻塞,导致不孕不育。
输卵管积水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女性疾病,属于妇科炎症,对女性的身体的危害十分大,人流和分娩不当,容易诱发输卵管积水,产后、流产后或月经后易导致附件感染。所以女性朋友们很有必要了解这一种疾病,及早做好预防或者治疗的工作。那么,输卵管积水是怎么回事呢?
输卵管积水为慢性输卵管炎症中较为常见的类型,在输卵管炎后,或因粘连闭锁,粘膜细胞的分泌液积存于管腔内,或因输卵管炎症发生峡部及伞端粘连,阻塞后形成输卵管积脓,当管腔内的脓细胞被吸收后,最终成为水样液体,也有的液体被吸收剩下一个空壳,当做造影时显示出积水影。
在患者的输卵管炎症急性期时期,患者常有腹痛病史,而一般输卵管积水或积水被机体吸收后,炎症往往早已痊愈,所以说,输卵管积水一般不会出现腹痛症状。但是,由于输卵管积水时,输卵管扩张部和未扩张部的管腔仍可相通,所以,就会造成患者经常出现间断性阴道排液的现象,通常来说,不孕症往往为输卵管积水的最明显症状。另外,一些输卵管积水的患者,还会表现为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水样白带等症状。
1、子宫肉瘤是一组起源于子宫平滑肌组织、子宫间质、子宫内组织或子宫外组织的恶性肿瘤。组织学起源多是子宫肌层,亦可是肌层内结缔组织或子宫内膜的结缔组织。发病率大约在20%-40%左右,多见于30-50岁的妇女,肉瘤可见于子宫各个部位,宫体部远较宫颈部常见约为15:1。子宫肉瘤占子宫恶性肿瘤的2-5%,好发年龄为50岁左右,而宫颈葡萄状肉瘤多见于幼女。因早期无特异症状,故术前诊断率仅30-39%。
2、子宫肉瘤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的女性生殖器肿瘤。原发性子宫肉瘤较少见,宫颈肉瘤较宫体肉瘤更少见。继发性子宫肉瘤系由子宫肌瘤恶变而来。原发性子宫肉瘤的组织学分类复杂,简要分类为子宫平滑肌肉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恶性苗勒管混合瘤(也有称为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或癌肉瘤者)、腺肉瘤及其他肉瘤类(包括横纹肌、骨、软骨、脂肪等异源成分来源的肉瘤和血管、淋巴来源的肉瘤等)。
结核性输卵管不通在输卵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结核引起的输卵管不通,如果考虑用经过输卵管复通治疗实现治愈,其可能较小,所以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治疗。输卵管结核在20-40岁的女性身上发生几率较大,其中产后妈妈也要对此疾病多加注意。到底输卵管结核是怎么回事呢?
输卵管结核由于结核杆菌经血行,淋巴或直接蔓延至输卵管形成结核病灶,病变可逐渐向下蔓延至多个身体部位,包括子宫、卵巢、宫颈、外阴等处。输卵管结核发生多为双侧性,首要症状主要表现为不孕,病理改变主要包括增生粘连型和渗出型两种。
结核菌所致输卵管炎常呈肉芽肿样输卵管,可见到各种类型的慢性炎症改变,如溃疡、干酷型、粟粒结节型、峡部结节型、单纯肥大型炎变,可查找结核杆菌、或病理检查找到结核结节特有改变,可有全身结核病的表现。
输卵管结核多发现于20-40岁的女性,也可见于绝经后的老年妇女。近年来由于诊断技术不断提高,证实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在青春期、青年期、产后易感子宫内膜结核发生率居于第二,占50%-60%,波及卵巢占20%-30%,宫颈结核占4%-15%。除不孕外,输卵管结核患者可能无任何其他临床表现,既使有症状,也多无特异性。因此需要多加警惕,尽早防治。应注意与一些相似的妇科疾病鉴别,如非特异性输卵管卵巢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肿瘤等。
宫颈在子宫的下部,下端深入阴道,产妇经阴道分娩时,常常因为用力不当或胎儿过大而导致宫颈裂伤。一些产妇裂伤比较浅且不出血,往往难以被发现。只有在裂口大、出血量多时才容易被发现。一旦发现宫颈出现裂伤,应及时进行宫颈裂伤缝合。宫颈裂伤缝合是临床上的一个小手术,产妇阴道经消毒后,将宫颈暴露,产科医生再用肠线将其缝合,术后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一般两周后愈合。
如果未缝合或缝合不及时,子宫颈管粘膜会自行愈合裂口,形成一道相对坚实的纤维性疤痕。同时,产后子宫外口会变得松弛,容易导致宫颈感染,出现宫颈水肿、充血、变大的情况,最后在纤维性疤痕挛缩的影响下,宫颈粘膜暴露在子宫外,形成宫颈外翻。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分娩并发症。
宫颈外翻常表现为白带增多、阴道流出脓样粘液,这些症状容易和宫颈糜烂、宫颈炎等病症混淆,因此要了解宫颈外翻的相关诊断,及早诊断治疗病症。
子宫脱垂的主要原因是分娩造成宫颈、宫颈主韧带与子宫骶韧带的损伤及分娩后支持组织未能恢复正常。未生育者发生子宫脱垂者,则是由于生殖器官支持组织发育不良所致。
1、分娩损伤
是子宫脱垂发病的主要原因。骨盆底主要由骨盆、盆腔内筋膜、肛提肌和会阴肌肉组成。无论咳嗽、屏气和站立负重时产生的腹腔内压力有多大,正常情况下,上述结构或组织能支撑和固定盆腔内脏器使之处于正常位置。如遇分娩,尤在难产。滞产。经阴道手术助产或第二产程延长者,发生会阴裂伤或伸展,致盆腔内筋膜和肛提肌撕裂,盆底组织薄弱、缺损,尿生殖裂孔变宽而敞开,在过高的腹压下将未复旧的大子宫推向阴道而发生子宫脱垂。尤其在产褥期摄食不佳;或盆腔内筋膜及提肛肌未恢复好即过早地劳动,尤重体力劳动;或撕裂修补不当包括会阴切开者,均削弱盆底正常功能,而致子宫或阴道脱垂。多产影响支持组织的恢复,也是脱垂的因素。
2、卵巢功能减退
临床上见于绝境期后女性发生生殖道脱垂者
3、先天因素
先天发育异常所致子宫支持结构薄弱及缺乏紧张力见于未产妇。
4、营养因素
生殖道脱垂与营养缺乏有关。因为营养缺乏时体力衰弱、肌肉松弛及盆腔内筋膜萎缩。
5、腹腔内压力增加
高腹压是促使或加重生殖道脱垂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