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宫颈癌的治疗,需要根据临床分期、患者年龄、生育要求、全身情况、医疗技术水平及设备条件等,综合考虑制定适当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一般采用以手术治疗和放疗为主,化疗为辅助治疗的方法。
手术治疗子宫颈癌的优点是年轻患者可保留卵巢及阴道功能。主要用于早期子宫颈癌(I A-II A期)患者。
1、I A1期:无淋巴脉管间隙浸润者行筋膜外圈子宫切除术,有淋巴脉管间隙浸润者按I A2期处理;
2、I A2期:行改良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3、I B1期和II A1期: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必要时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
4、I B2期和II A2期: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或同期放、化疗后行全子宫切除术。也有采用新辅助化疗后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化疗可使病灶缩小利于手术,减少手术并发症,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验证。
未绝经、<45岁的鳞癌患者可保留卵巢。对于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I A1期可行子宫颈锥形切除术;I A2期和肿瘤直径<2cm的I B1期,可行广泛性子宫颈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宫颈活检是指对子宫颈进行活体组织检查,即从女性的宫颈上取出一小块或者几块的活性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从而确定诊断,确定治疗方法,一般用于宫颈可疑癌变或是宫颈刮片有可疑的细胞等,而宫颈活检是确诊宫颈癌最可靠的依据。无论是早期或晚期宫颈癌,都必须通过本项检查以确定癌肿的病理类型和细胞分化程度。
宫颈活检方法是:在消毒外阴、阴道、宫颈后,用一把特制的活检钳,根据病变部位和要求,取几小块组织,放在10%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送病理科做切片,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分析,然后作出病理诊断。
宫颈癌前病变症状可能不明显,当出现明显症状时多数已到晚期。所幸,现行的体检方式已经能够查出癌前病变。医学界公认宫颈癌的成熟检查方式是TCT以及HPV检测,都是在宫颈管提取分泌物进行的,收集细胞比宫颈刮片更多,两者结合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达90%以上。
只要有性生活的女性均有可能得宫颈癌,根据患者的年龄分布规律,建议从25岁一直到70岁都进行宫颈癌筛查,或从有性生活3年后开始筛查。如果经济条件允许,25岁以后做妇科检查可同时做HPV和TCT检查;如果经济条件一般,也应至少每隔三年做一次HPV,检出阳性后再查TCT,若TCT未发现癌前病变,可以等半年再查一次高危型HPV;如果TCT和HPV都正常,可每隔5年检查一次,直到70岁。
早期宫颈癌对消化道功能影响较小,所以此时的饮食以增强患者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功能为主,可以适当地补充营养。宫颈癌的饮食可分为治疗前和治疗后两个阶段,具体宫颈癌吃什么好呢?
1、根据具体症状来安排饮食。如有阴道出血,可以吃一些补血、止血、抗癌的食品,如红枣、薏米、山楂、黑木耳、乌梅等。若出现白带多如水样时,饮食宜滋补,可以适当服用甲鱼、鸽蛋、鸡肉等食物。
2、手术后,应多食补气养血的食物,如山药、黄芪、桂圆、桑椹、枸杞、当归、甲鱼、芝麻、驴皮胶等,以达到补益作用。
3、接受放疗时,饮食以养血滋阴为主,可食用牛肉、猪肝、阿胶、木耳、菠菜、芹菜等;若因放疗而出现放射性膀胱炎和直肠炎时,要注意清热利湿,滋阴解毒,可以多吃西瓜、薏米、赤小豆、荸荠、莲藕等。
4、接受化疗时,饮食以健脾补肾为主,可食用山药、薏米、黄芪、百合、木耳、莲藕等。若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饮食应健脾和胃,可服用蔗汁、姜汁、乌梅、金橘等。
5、宫颈癌晚期,患者应选高蛋白、高热量的食品,如牛奶、鸡蛋、牛肉、甲鱼、猪肝、鱼油等。
宫颈癌能治好吗?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明确的导致宫颈癌发病的病毒。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但只要对宫颈HPV感染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宫颈癌是可以防治的。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与宫颈癌筛查是宫颈癌防治的关键。如果筛查发现癌前病变,这些病变很容易治疗,就可以避免癌症。筛查还可以发现早期癌症,治愈的可能性高。
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在妇科各类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全国每年新发宫颈癌10万例,占全世界的五分之一。宫颈癌患者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造成宫颈癌逐年高发及年轻化的主要原因是过早性生活、性生活频繁、多性伴侣等。
宫颈的癌前病变和早期都没有临床症状,出现症状时多数已到晚期。所以定期做宫颈癌筛查对宫颈癌的预防很有帮助。医学界公认宫颈癌的成熟检查方式是TCT(液基细胞学检测)以及HPV(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都是在宫颈管提取分泌物进行的,收集细胞比宫颈刮片更多,两者结合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达90%以上。
宫颈癌的预防重在检查,只要有性生活的女性均有可能得宫颈癌,根据患者的年龄分布规律,建议从25岁一直到70岁都进行宫颈癌筛查,或从有性生活3年后开始筛查。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25岁以后做妇科检查可同时做HPV和TCT检查;如果经济条件一般,也应至少每隔三年做一次HPV,检出阳性后再查TCT,若TCT未发现癌前病变,可以等半年再查一次高危型HPV;如果TCT和HPV都正常,可每隔5年检查一次,直到70岁。
宫颈癌的早期症状常无明显表现和体征,颈管型患者因子宫颈外观正常易漏诊或误诊。随着病变发展,患者可出现以下症状表现:
1、阴道流血:常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即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阴道流血。也可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或经期延长、经量增多。出血量根据病灶大小、侵及间质内血管情况不同,若侵蚀大血管可引起大出血。一般外生型癌出血较早,量多;内生型癌出血较晚。
2、阴道排液:多数患者有白色或血性、稀薄入睡样或米泔状、有腥臭味的阴道排液。晚期患者因癌组织坏死伴感染,可有大量米泔样或脓性恶臭白带。
3、晚期症状:根据癌灶累及范围出现不同的继发性症状。如尿频、尿急、便秘、下肢肿痛等;癌肿压迫或累及输尿管时,可引起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及尿毒症;晚期可有贫血、恶病质等全身衰竭症状。
宫颈癌是什么?宫颈癌是目前唯一明确病因的妇科癌症,其病因为高危型HPV病毒持续感染导致,与性生活有密切关系,女性太早发生性行为,是增加宫颈癌发病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又不注意性卫生或者性生活不洁,多性伴侣等会增加宫颈癌的发病率。目前研究表明95%以上的宫颈癌病人携带HPV,因此,它被认为是导致宫颈癌的罪魁祸首。
宫颈癌并非不治之症,如果能早发现的话,此病的治愈率非常高,而且该病的进展十分缓慢,从被病毒感染到最后癌变,一般要经过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因此,早检查早发现就显得十分重要。
宫颈刮片检查什么?传统的宫颈涂片是采用妇科木质刮板刮取宫颈及宫颈管内的上皮细胞,均匀地涂抹在玻片上。主要检查的是宫颈细胞变异,而并非是否有HPV感染。
而现在所说的宫颈刮片,一般是指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即TCT检查。TCT标本的采集使用特指的宫颈管刷手机宫颈口和颈管的脱落上皮细胞,并将收集的细胞洗入盛有Thin Prep保存液的小瓶内,经过处理,制成薄层细胞涂片。这种涂片细胞结构清晰,可以分辨出不正常的上皮细胞,尤其是对于细胞数量少、体积小的高度病变细胞,从而确诊宫颈癌。
主要依据子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与有临床类似症状或体征的各种子宫颈病变鉴别。包括:
1、子宫颈良性病变:子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子宫颈息肉、子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颈结核性溃疡等;
2、子宫颈良性肿瘤:子宫颈黏膜下肌瘤、子宫颈管肌瘤、子宫颈乳头瘤等;
3、子宫颈恶性肿瘤: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肉瘤及淋巴瘤、转移性癌等。